乐享晚年“潮生活” 这个架子鼓银发天团“鼓”动人生
这个气场全开的潮生活架子鼓“银发天团”,来自云南昆明,乐享鼓手全部都是晚年别有心肝网退休阿姨,平均年龄超过65岁。个架鼓她们利落飒爽、发天节奏铿锵,团鼓在鼓点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动人乐趣,是潮生活什么让她们聚在一起?又是什么让她们活力满满?
鼓点声中找快乐
退休阿姨昂首“鼓”动人生
每天上午10点,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春雨路937工业园区“咚哒部落音乐工作室”里,乐享都会响起“动次打次”的晚年鼓点声。鼓手们聚精会神,个架鼓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发天微笑,大家都沉浸其中。团鼓您可能很难想象,动人她们当中年龄最小的潮生活别有心肝网已经50岁,最年长的已经80出头了。
学打鼓的阿姨们来自昆明市各个区县,住得远的路上要花近两个小时,但无论刮风下雨,她们依然会坚持每周训练,在鼓点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乐趣。
架子鼓学员陈树仙:打架子鼓我们想都没想过,结果一来,感觉太好了,什么烦恼都没有了。
目前,工作室有500多名学员,其中90%以上的都是退休阿姨。考虑到大部分学员经济能力有限,上一节架子鼓课只收28元。亲民的价格吸引了更多的“银发族”前来学鼓。
架子鼓学员马宝珠:28块钱一节课,这个价位非常合理,价格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我们到这里能找到开心,找到快乐。
架子鼓学员孙文敏:我们来这里就是享受,这样你高兴了,减少你的医药费。你身体健康了,其他就都省了。
授课老师李红英:我们退休不是说就把生活、把时间给停下来,退休是我们生活一个新的开始,让老年的生活更快乐。
从零开始学习
用热爱打破年龄标签
别看这群退休阿姨们现在演奏起架子鼓来节奏铿锵,其实她们大多是零基础学鼓,学习之路并不容易。
最初不少人带着“我能行吗?”的忐忑而来,但上了两三节课后,大家就慢慢找到了感觉。这和授课老师李红英特殊的“无乐谱教学法”密不可分。李老师喊着口令,让大家跟着重复、模仿。阿姨们专注地用耳朵听、用肢体记,在一次次尝试中慢慢摸清了节奏的脉络。
授课老师李红英:把家里面的抱枕、垫子拿出来,放成架子鼓的样子,她们就自己开始在家里面练习,所以说学得快的学员是跟她们刻苦在家里面练习分不开的。
李世琪阿姨,今年76岁了,患有癌症的她,初次上课时,连手握鼓棒的力气都没有。回家后,她就对照手机里的图片,用筷子当鼓槌,拿沙发垫当鼓面,反复练习。现在,只要鼓点响起,身体的不适以及对病情的担忧都没有了。
架子鼓学员李世琪:跟大家在这氛围好,激情能出来,心里边什么杂念都没有了。
裴风云断断续续学打架子鼓有三年的时间了,中途因家庭原因中断了学习。最近,她又重新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课堂。
为了赶上姐妹们的进度,裴风云加紧练习,记不住节奏就反复听,实在没招,就请老师单独“开小灶”。二十多天的练习,她的鼓面已被鼓槌敲出了一片细密斑驳的痕迹。
架子鼓学员裴风云:我不会离开这个集体,因为这里的人真的是特别好。
亲如姐妹
分享快乐也分担烦恼
在这个集体中,大家相互帮助、彼此扶持,在动次打次的鼓点声中,也收获了纯粹的快乐与真挚的情谊。
鼓手张佳明,2023年和队友们一起参加过《星光大道》,直到现在,她对当时的演出都记忆犹新。
架子鼓学员张佳明:当时问我为什么来打鼓,我说我有故事,我的独生子不在了,心里很难过,后来朋友胖妞把我带到这里玩。说完全场都哭了。
参加完演出,张佳明在日记本里写下了当时内心的感受。
架子鼓学员张佳明:我自己在我的日记里写,我都80岁了才有这样的高光时刻,就是这一句话。
如今,张佳明依然坚持每周来上两节架子鼓课,在姐妹们的帮助下,她已逐渐走出了丧子之痛的阴霾,鼓槌扬起落下间,多了快乐与精彩。
授课教师李红英:给大家一个释放,就算是在生活当中不高兴,来到这里敲一敲、打一打,释放自己的压力。
“咚哒部落音乐工作室”已经成立了九年,在这里,阿姨们不仅学会了演奏技能,更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。她们从教室里的队友,变成了生活中的姐妹。大家一起吃饭聊天,一起相约亲手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编织围巾,彼此分享快乐、分担烦恼,这份深厚的友谊也让她们的退休生活,有了不一样的色彩。
架子鼓学员杨艳萍:学到了音乐,圆了音乐的梦想,也为大家献了一份爱心,活出了自我。
[ 责编:袁晴 ]
本文地址:http://binzhou.88spring.com/html/03e0199995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